飞鹿小说网(m.feilu.cc)
首页 > 同人小说 > 大秦:儒皮法骨道家心 > 章节

第二十一章 我当成诸子之一,为一家之言!

作者:朱之月

一日之计在于晨,东方地平线处,朝阳缓缓升起,有鸟儿在园中鸣叫,清风拂来,水波不兴。


屋内,嬴未盘膝坐在床上,五心朝天,奇经八脉中有内力涌动,运行周天。


良久,嬴未睁开双眸,只见他眸中有精光闪动,那一瞬间的微光虽到不了虚室生白的境界,却也摸到了那一丝道理。


“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”


“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爱民治国,能无为乎?”


“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?”


“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!”


嬴未高声诵着这《道德经》中的一章经典,感受着自己的内息渐渐趋近于‘道’。


“呼——”


一口身中浊气吐出,嬴未从床铺上站起,理了理自己那一身锦衣儒服,来到窗前站定,欣赏着庭前花开花落。


这一篇《道德经》中的内容,读来如同修炼之法,而实际上它确实是一篇修炼之法。


只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是告诉你如何用内力走奇经八脉的‘术’,而是直指‘玄德’大道的‘意’。


这一篇经文所教导人的,正是如何修‘德’成‘道’的顺序。


后世虽然称为《道德经》,但在这个先秦时代读了原典后,嬴未觉得这篇老子的哲学之作应该叫做《德道经》才对。


‘德’篇在前,‘道’篇在后,先修德再成道。


“老子无愧于道家始祖,影响了不知多少诸子百家,这道德经中其实已经讲述了修炼的最高法门。”


嬴未慨然一叹。


来到这有武功的先秦时期,嬴未自然也想要成为高手。


而想要成为高手,修习内功是必然的过程。


只不过许多高深的修炼内力法门,都是如墨家、儒家、道家等的不传之秘。


而各派又敝扫自珍,想要学习这些门派的核心之法很困难。


不过嬴未自从拜荀子为师后,自然也就接触了儒家的内功修习之法。


人有奇经八脉,但是人类身体中的奇经八脉,可不会给哪些经脉定义为‘道’,哪些经脉定义为‘儒’。


所以各门各派的高深法门其实殊途同归,都是前人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,并无什么高下之分。


理所当然的,这些经验就成为了各门各派的不传之秘。


而之所以这些修炼法门又分成了‘儒’‘道’‘墨’等的不同分类,主要在于修习内功之人自己的领悟。


儒家之人每天学的都是那些儒家经典,自然修习出来的内力有着儒家之‘意’。


道家之人每天诵读领悟的是道家经典,练出来的内力就接近于‘道’。


所以就像是嬴未,他虽然练的是儒家的内功之法,但是其思想本质是以‘道’驾驭儒与法,因此他修习出的内力更接近道家。


嬴未气质偏向于儒生,但在使用武功时,人们一定会怀疑他其实是道家‘天宗’或者是‘人宗’弟子。


这种内功修习方式一点都不武侠,而是有些玄幻。


但是想到阴阳家那些人都能玩出阴阳术这些东西,玄幻一点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
每天早上诵念‘道德’,修习内功,已经成为了嬴未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。


尤其是早上修习内功之后,一天时间都会神清目明,思维敏锐,有这样的好处,嬴未自然也是勤学不辍。


诸子百家并没有哪一家让所有人都臣服,因此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境界的划分。


尤其是诸子百家的根本在于思想与治国大道,武功只是外在的‘术’,追求武功而放弃思想,那就舍本逐末落入下乘了。


所谓武功,其实都是护法之用。


但这个时期虽然没有详细的境界划分,但老子的这篇经文,却是几乎点明了一个人修行的顺序和目的。


‘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’


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精神与形体的统一,结精聚气便能如婴儿一般。


按照嬴未这个后世之人的理解,其实就是炼精、修气、养神,从而成就先天之境。


‘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爱民治国,能无为乎?’


这句话意思是洗涤心灵,使心境平和,从而没有瑕疵。


爱护百姓治理国家,便可以顺应自然。


按照武功的理解,就是在成就先天之后,便要开始修炼心境,让心无杂念,从而完美无瑕。


当心境无暇之后,就能领悟属于自己的‘道’,正是顺应自然之理。


‘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?’


这句话意思是领悟了自己的道后,便能去打开天门,从而规源属于自己的那条道。


也就是不管是儒家、墨家还是道家,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彻底通悟,可称‘大’的境界。


而领悟了自身之道后,便一法通而万法通,从而彻底遵守自然之法则,无所不知,真正的天人合一,最终成就玄德。


因此嬴未通过道德经的这一篇章,强行给这个世界的境界定义为:


‘后天’‘先天’‘洗心’‘悟道’‘天门’‘合一’‘玄德’这七大境界。


在这个世界,只是锻炼身体,学些拳脚功夫的都是后天境界。


而只要能得到正统的内功修炼法门的人,勤学苦练下都能修成先天,从而变成一些能够高来高去的侠客。


这之后就是坚定自我的理念,洗涤心灵,锻炼心境,这就是‘洗心’。


然后在心思通透后,要领悟自身的道路,也就是‘悟道’。


洗心和悟道这两个境界,对于诸子百家,尤其是儒、道、墨、阴阳家这些大门派而言都不是很难。


儒家诵读经典,道家学习道经,这都是洗心的过程。


至于悟道就更简单了,只要你认可自己是儒家、墨家等弟子,以儒家、墨家等理念去践行,这就是悟道,强行将儒墨之道变成自己的道。


这之后的‘天门’,就是将自身之道践行到极点,而这一点能做到的人就是极少了,只有百家之中的少数人能达到这个境界。


毕竟大部分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哪怕是天天诵读儒家经典,就真的能领悟到儒家的真正要义吗?


绝大部分人只不过是依瓢画葫,照猫画虎,按照经典去做,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。


最后的天人合一,那就是以自家之道领悟百家之道,能做到这一点的,更是凤毛麟角。


现在整个儒家之中,恐怕也只有荀子达到了这个境界,以核心的儒领悟了部分法家的理,否则荀子怎么可能教出两个法家之人来。


至于最后的‘玄德’,‘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’,这有点过于玄幻了,反正在嬴未看来,这世上暂时应该无人能达到这个境界。


而如今的嬴未,他的境界只到洗心,正在‘悟道’。


对于其他的百家弟子而言,这是最简单的境界,但是对嬴未而言,这反而是最难的。


因为嬴未所学和这个时代的儒、道、法都不完全一样。


先秦时代的这些古人,在这方面还是挺单纯的,认准了一个理念就拼命去践行,又有前人栽树,自然这个境界很容易达成。


而在这个儒家还没有经过改良,没有吸收法家理念,黄老之术也没有朝代去践行的时期,嬴未的‘道’太过于新颖。


所以对嬴未而言,这个境界最难。


不过嬴未相信,只要自己能与王兄嬴政见面,诉说自己的治国理念,那么他就能明悟自己的道,践行这份道,从而‘悟道’。


这之后的‘天门’,就需要嬴未在实践中进行积累,将自己的理念化为现实,便能达到。


在后来的‘合一’,这一法通而万法通的道理,对于先秦这些‘单纯’的人们来说是最难的境界,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达不到。


因为儒家绝对不会承认墨家,而像是韩非这个法家更是极度排斥儒家。


但是对嬴未这个现代人而言,这个境界反而是最简单的,只要他达成‘天门’,就会直接跨越这个境界从而天人合一。


因为他的道路,从一开始就是冲着这条道走的。


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,把知识藏的太紧,一个个都敝扫自珍,就几乎更不可能修成天人合一了。


作为现代人的嬴未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他更想人人如龙!


这就是他与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的不同之处,那就是格局之大超过了时代的局限!


“这世界内力的多寡,只能决定能否持久战斗,但真正的强大,在于对境界的领悟。”


“这可一点都不武侠,而是有点玄幻啊!”


“武功这东西我是不可能走捷径,但却未来可期,直指天人大道。”


“诸子百家,诸子百家,为何我就必须要去学某一家?我就不能成为诸子之一,为一家之言?”


嬴未意气风发,对自己的未来无限看好。


不过很快的他的脸色又是垮了下来,这些终归是未来之事,现在还是要先解决现实的问题,我怎么躲过惊鲵的刺杀?


嬴未知道,既然玄翦将情报交给了他,也就证明惊鲵的到来不远了。



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。.
端午读书!充100赠500点卷
(6月8日到6月10日)[立即抢充] [免费离线听本书(多声优)]

安装: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!
限时:注册会员赠200点卷,立即抢注!
<<上一页 下一页>>回目录
加入书签打赏书架
《大秦:儒皮法骨道家心》书评区:
 收藏本站
充值|书屋|书库|分类|排行
包月|客服|合作|帮助|首页
传统版本|手机版
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
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: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